2022年8月10日至15日,南昌大学焕奎书院暑期赴闽赣社会实践队深入闽赣边界地区,相继到江西瑞金、于都,福建政和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了解红色历史,弘扬红区精神,传承革命基因。
身临革命故土,感受先辈风采
社会实践队在此期间先后前往了沙洲坝红井旧址、叶坪革命旧址等革命圣地。这些旧址还原了当时的布局,将当时的中央苏区的政府工作人员的生活鲜活地展示在成员们面前。还有许多革命先辈在一起开会的雕塑,队员们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革命人生活的艰苦、坚持和温暖。

(实践队员学习遗址内史实 张湘悦 摄)
实践队员来到红井旁,赫然可见“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耳熟能详而又寓意深刻的话。“吃水不忘挖井人”,正是在提醒实践队员们要“饮水思源”,实践队员表示:“在我们享受的今日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能忘记给我们创造享受成果的人。”
追溯红色记忆,赓续红色基因
第二日,社会实践队前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广场,浮雕墙面上革命者吹响了胜利的号角,大步向外走来,带领实践成员回望那段记忆。
实践队成员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门口进行了红色诗词朗诵活动,铿锵有力的声音,恢宏大气的诗词,满含着实践队成员对于革命烈士崇高的敬意。

(实践队员于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前合影 行人 摄)
缅怀革命先烈,助力红区发展
第三日,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了位于红军祠后山的红军烈士纪念亭。在前往纪念亭的山路上,每棵松树上都挂着一块刻有华屋籍烈士名字的牌子,人们称其为“信念树”,松树下有一座烈士纪念碑,碑上记载着红军烈士的姓名生平。在华屋红军村村民的悉心照料下,十七棵松树生长得高大茂密。成员们心怀敬畏地瞻仰了每一座纪念碑,并对信仰树进行了默哀仪式。

(实践队员于华屋革命烈士纪念亭前默哀 连俊荣 摄)
学习长征事迹,弘扬红色精神
第四日,实践队前往于都参观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馆内详细记录了红军长征的背景、从于都出发的过程和红军战士与于都人民的鱼水情谊以及最后长征胜利的情景。实践队员跟随着讲解员仔细学习了这些历史,纪念馆中的展品背后都有着令人动容的革命故事。

(纪念馆内展品 张湘悦 摄)
第五日,实践队分队前往了福建省政和县洞宫村,大家参观了寿政庆革命纪念馆和中共寿政庆中心县委旧址,让大家感受最深刻的是这里依然回荡着当年人民的艰难创业、百折不回与愈挫愈奋精神,给这片人杰地灵、人文积淀厚重的红土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壮烈篇章。

(政和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庄卓伯辛 摄)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数日的旅程,实践队员收获良多,翻开这一页页红色篇章的序幕,来日再出发。
推荐阅读:旗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