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舒宏新)近日,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院士及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上发表研究论文《Aloe gel glucomannan induced colon cancer cell death via mitochondrial damage-driven PINK1/Parkin mitophagy pathway》。该研究揭示了芦荟葡甘聚糖(AGP)在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具体机制,为开发AGP作为新型抗癌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结肠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出路在何方?
随着国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结肠癌的发病率已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死亡率位居第四位。更可怕的是,结肠癌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三十年间,全球结肠癌患者从84.2万例增加到217万例,死亡率病例也从51.8万例攀升至109万例。
结肠癌患病初期首先是排便习惯的改变,比如便秘,腹泻。随之而来的是出现血便,这也是结肠癌最常见的形式,患者常因此来医就诊。若不及时就诊,癌肿继续发展至压迫到周围神经或脏器时即可出现腹痛、腹部包块。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腹膜刺激征,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遗憾的是,目前临床上针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在此背景下,寻求新型抗癌制剂,从根本上预防癌症的发生将是最可靠的出路。
渐入视野的天然多糖
多糖又称聚糖,天然来源的多糖包括葡甘聚糖、葡聚糖、甘露聚糖……。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天然多糖具备降血糖、免疫调节、抗溃疡、抗突变的作用。天然多糖来源丰富,作用广泛,那么,天然多糖在抗肿瘤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呢?
谢明勇院士便敏锐地察觉到芦荟来源的葡甘聚糖(即AGP)在抗结肠癌中的作用,于是谢明勇院士率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且成功的在国际范围内率先报道了AGP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具体机制。这一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为AGP成为抗癌制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谢明勇院士:勇立创新潮头,攀登科技高峰
谢明勇,1982年于江西工学院化工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华东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在德国博士毕业后,谢明勇院士放弃海内外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归故土,扎根于南昌大学。加入南昌大学后,谢明勇院士潜心于食源性多糖与果蔬发酵的研究,于2014年获国际食品亲水胶体基金会大奖(全球每年仅一位),2016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同年当选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历时十余载,谢明勇院士团队率先开拓出果蔬益生菌发酵全新产业链,这一领先技术大大提高了我国果蔬加工率,对寻求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勇立创新潮头,攀登科技高峰”,这便是谢明勇院士数十载科研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谢明勇院士始终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学理念。谢明勇院士主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于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生陈奕完成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谢明勇院士的学生,IUFoST杰出青年科学家获奖者、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副研究员胡婕伦回忆道:“晚上十一二点谢老师还是会就一个文件或者一件事情,及时打电话告诉你应该如何处理,谢老师在各个方面都是人生导师!”
在这迈向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南昌大学在创新道路上硕果累累:先后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风益、中国工程院院士谢明勇;在第二轮“双一流”评估中,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得以入选;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南昌大学挺进世界400强;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发表文章……
江西政府文件《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持续推进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南昌大学百年沉淀,勇立创新,奋力前行!
推荐阅读:旗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