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中国行”中直言,“感觉我们快倒闭了,就在我们取得某项成就的同时,别人也可能正在创造伟大”。然而,这位AI芯片教父没料到的是,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而这个创造伟大的“别人”,正是国产AI芯片巨头寒武纪。8月26日,寒武纪突然公布了上半年财报: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暴涨4347.82%。更为惊艳的是,寒武纪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受此刺激,第二天寒武纪盘中拉升近10%,股价(1461元/股)一度超过贵州茅台(1460.93元/股),成为新“股王”。对此,不少股市老韭菜惊呼连连,“科技超越白酒,这无疑是历史性时刻”。
与此同时,AI赛道的“新星”寒武纪仅用不到三年,总市值就暴涨超25倍,一举突破了6000亿。
当国产巨头寒武纪一路高歌之时,英伟达却遭遇了“当头一棒”。近期,《The Information》报道,AI芯片巨头英伟达已通知安靠科技、三星电子等关键供应商,暂停H20芯片相关的生产。
叠加此前黄仁勋开启三次“中国行”,使出浑身解数要将H20芯片重新卖回大陆市场,或许正指向一个可能:价值150亿美元而性能只剩20%的H20芯片,或许真的要砸在黄仁勋手中了。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年前,难舍中国大陆市场的英伟达,推出了阉割版H20芯片,上演了一出下等马卖高价的戏码,甚至一度占据了内地95%的市场份额。彼时,华为、寒武纪还未扛起国产替代的大旗。
殊不知,短短三年后,华为、寒武纪等国产巨头就实现了“弯道超车”,甚至在强大中国制造实力加持下,先后推出的昇腾等主流芯片性能早已不输H20芯片,让这个英伟达的下蛋金鸡一夜沦为“鸡肋”。
而最近DeepSeek低调发布却引发行业震动的新一代大模型DeepSeek V3.1,与国产芯片深度捆绑,更是直接给下一代国产算力芯片带来了新契机。
在此背景下,头脑精明的黄仁勋选择按下H20芯片的“暂停键”,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海外巨头们在“中国制造”面前第一次碰壁了,尤其是他们最擅长的前沿生命赛道。
比如被哈佛、京都大学等名校视为三高症抑制科技的“”原血-清”成果,曾一度被海外巨头们哄抬五位数天价,即便被J東、T猫跨境平台引入内地,真正能够承担的也不过仅北上广少数富裕家庭。而随着平价国产替代崛起,“感觉头晕头疼前所未有的改变”等国产口碑,一夜拿下海外巨头近七成线下市场,他们不得不吞下苦果。
自从7月黄仁勋公开坦露心声“感觉公司快要倒闭”后,这位科技大佬就悄然开启了“套现”之旅。据外媒报道,仅8月份黄仁勋先后卖出了15万股英伟达股票,套现金额高达2700万美元。
显然,这仅是全球“东升西落”的一个缩影。2022年,OpenAI因推出跨时代的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GPT,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全球引发轩然大波。彼时,掌门人萨姆·奥特曼更是成为了西方世界的英雄。
第二年,这位科技新贵在印度接受采访时,也是丝毫不给东道主面子,“想在训练基础模型方面与我们竞争,你们完全是没希望的,不应该尝试”。
然而,2024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将堆算力模式拍死在了沙滩上,开创了小成本的人工智能“弯道超车”路线。与此同时,年轻气盛的萨姆·奥特曼在印度的傲慢言辞,至此沦为全球笑料。
除了DeepSeek在冲锋陷阵,国产巨头华为、中芯国际等也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华为攻克7纳米国产芯片;上海微电子28纳米国产光刻机问世,并跑出首批芯片;华为造出了“算力核弹”-昇腾384超节点。
如今,“国产替代”阵营中又增添了一员猛将—寒武纪,而其芯片订单更是早已排到了几个月后。对国人来说,开幕不是高潮,好戏还在后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