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我国致残率首位的疾病,东北地区发病率更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患者在经历常规康复后,仍长期面临手臂无力、手指僵硬等困扰,日常生活深受影响。目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李蕴潜副院长领衔的专家团队联合康复科李贞兰主任专业团队正在开展前沿医疗技术项目——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系统治疗慢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研究,目前已为多名患者进行治疗。旨在帮助患者突破康复瓶颈,改善脑梗后运动功能!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开展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卒中植入手术

VNS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示意图
迷走神经刺激(VNS)通过一个简单的手术,在患者体内放置电极和一个比火
柴盒更小的设备来刺激神经,精准作用于迷走神经,同步配合系统化康复训练,促进大脑重塑神经连接,“唤醒”瘫痪侧手臂与手指的运动潜能。这种治疗方式在美国已经被证明安全和有效,并且此项技术在美国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患者接受VNS治疗后上肢运动能力增强,显著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真实病例分享一
患者张先生(化名),男性,58岁。2024年1月突发左侧肢体无力,MRI检查显示右侧基底节区梗死。张先生经过常规康复治疗后,左侧上肢仍然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为了改善运动功能,张先生2025年4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了迷走神经刺激(VNS)植入术。术后经过6周康复训练,张先生的手臂和手指活动范围增加,手指精细活动改善,可以完成拿小药丸、开门、剥鸡蛋等动作。

08-001图片
真实病例分享二
患者孙女士(化名),女性,69岁。2024年10月突发右侧肢体无力,MRI检查显示左侧基底节区梗死。孙女士经过常规康复治疗后,右侧上肢仍然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为了改善运动功能,孙女士2025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了迷走神经刺激(VNS)植入术。术后经过6周康复训练,孙女士的手臂力量增强,手指精细活动改善,可以完成切菜、打鸡蛋、吃饭、开门开灯、写字等动作。

08-007图片

此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联合全国十余家实力雄厚的知名三甲医院共同开展。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作为东北地区核心的项目参与单位,现向全社会招募患者。
参加研究的入选标准包括:
年龄22至79岁
脑梗时间超过9个月
既往未发生过脑出血
其他具体标准需经专业医生评估
成功入组的患者将免除VNS器械,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费用。
如果您或家人符合以上条件,欢迎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18843110799 张医生
负责人:别主任
门诊时间:(昏迷与意识障碍促醒门诊)每周一:13:00-15:00;
门诊地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六楼-神经创伤外科
给自己一个机会,拥抱更多可能!
推荐阅读:
